世伊Gal推荐~~


还没写完,咕咕咕~~~~
请前往master催更咕咕咕
欢迎各位群友前来帮忙撰写!!!!!!
感激不尽!!!!!


一、《兰斯》系列

起手抛出暴论(纯属个人拙见),兰斯系列是整个galgame史上最伟大的系列作品,并且几乎可以肯定,业界不会再孕育出能够与之匹敌的宝藏级作品了。

  • 伟大的鬼畜王兰斯,在系列持续更新30年后,终于在2018年推出的兰斯10中完结了他此生的旅程。曾经那个初出茅庐、鲁莽好色的鬼畜勇者,在完成一系列传奇般的冒险历程后,成长为那个在魔物大举入侵、人类四大国岌岌可危之时,手提魔剑卡奥斯、背负全人类最后希望而战的人类最强战士。
  • 该系列世界观框架设计庞大且完整,甚至有完整的编年史,可以直截了当的说,Alicesoft在这方面做了一份了不起的工作,用巨量的笔墨誊写出了一片充斥剑与魔法的架空大陆。在这份用来做galgame甚至略显浪费的世界观之上,兰斯展开了他由奴隶希露陪同的一系列冒险旅程,贯穿光复利萨斯、塞斯崩坏、Japan内战、赫尔曼革命等诸多大事件,其前后历程之长、参与角色之多,在gal界内可谓绝无仅有。

该系列剧情张弛有度,风格总体比较诙谐,但在重大事件的历史节点则很有史诗感,千人千面的优秀角色设计也对剧情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助力,为避免剧透,此处不作赘述。

  • 该系列作品类型均为RPGSLG。Alice社在系列不同作品中均采取了不同的玩法设计,但战斗系统巧妙契合于其世界观之中,整体来看游戏性颇高(其中以兰斯10为游戏性之最),但部分作品因玩法落伍于时代,玩起来有些坐牢(点名兰斯2)。不过当一款gal能用好玩来作为它的标签的时候,它已经赢其他作品太多了,毕竟大部分gal的游戏性甚至都比不上俄罗斯方块。

该系列并不适合所有人,毕竟这是Alicesoft出品的游戏,所以它注定不会是那种纯爱作,会有很多N情节无法避免(虽然绝大多数时候是兰斯去N他人)。兰斯大爷也并非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伟光正主角,鬼畜王的标签一直牢牢锁在他身上,他的行事风格便是随心所欲,并不拘束于世俗的种种约束,他行事均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拥有绝对的目的性利己性,哪怕是最后与魔物军的决战也是为了避免在人类毁灭后找不到可以XX的女孩。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毫无吸引力,甚至初见时有些引人厌恶的主角,却令人惊异的让玩家有代入感,尤其是在兰斯10决战凯布利斯的时候,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剧情上的震撼。或许这是因为我们玩家心中都居住着欲望的野兽,理性为其拷上了枷锁,所以我们能够在内心深处去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兰斯,兰斯也因此作为玩家情绪的宣泄口来为玩家创造爽感。

如果你想在gal界体验一段史诗般传奇冒险故事,那这个系列就是你最佳的选择,如果你再对游戏剧情要求高一些的话,那它就几乎就是你无二的选择。


二、《交响乐之雨》

“库里斯,你那边现在也在下着雨吗?
我这里依旧是晴朗的好天气。”
降雨永不停歇的城镇琵欧伯,为了即将到来的毕业演奏,属于符德鲁系的主人公库里斯必须与负责歌唱的伙伴一起合奏原创曲目。本作初始共有三条线,或是寻迹旧校舍中的歌声,陪伴黎瑟追求心中的梦想;或是接过雨中法珞的伞,在雨的幻影中为她极尽自己的才华;或是选择陪伴三年的朵鲁妲,即便心怀愧疚也要为她演奏。在三条线路之后则是Al fine线,以朵鲁妲的视角陈述朵鲁妲线,由她之口揭示所有的秘密。最后则是芙铃线,和这位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小妖精迎来真正的ge

在每条线中雅璃的分手,也为本就悲伤的基调刻下更深的划痕。虽然日常描写较为琐碎无趣,但在剧情高潮过后回味,又能体会到每个角色的动机和心理。本作的核心诡计并不难猜,但是当al线展开的时候,雨和信的伏笔还是会让人对朵朵的奉献感到动容。在经历前三条线ge的虐心和al线的遗憾后,芙铃线虽然较为都合,但是却为悲伤的故事中唯一的亮色。
作为一款半音游,音乐是本作最为亮眼的部分。冈崎律子的作曲为其奠定了悲伤又不失温暖的基调,仿佛能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那永不停息的雨。其中的每首曲子都蕴含着深意,当结束全部剧情再回望时,发现音乐与剧情早已浑然天成。

硬要深究的话,本作的剧情不算出彩,相对较为连贯的黎瑟线与主线相距太远,相对精彩的法珞和朵鲁妲线又有太多冗长的日常。但是,对于角色深刻细腻的情感表达,却能和永不停歇的雨一样,深深落在玩家的心里。用音乐和情感构筑的心之雨如此动人,也让这个简单的故事有了更为深刻的纠葛。

即便是距今已有20年的作品,sr仍能让我沉浸在雨城的氛围中。它所带来的情感冲突并不强烈,但就像雨一般下在心中。


三、《NOeSIS》系列

首先惊悚,tmd回到设置界面大半夜我直接心梗,先不说他那个阴间设置界面,闪回这种百试不爽的发明的人一定是个栽种

这玩意好像没r18内容顺便一提然后剧情,虽然说立绘看着普通不过剧情确实过关,不过坑还是有的。虽然说角色就几个不过悬疑色彩渲染的不错,不过确实没想到那货是凶手……或者说从我目前只推了一条线来看,幕后黑手另有其人,不过那估计就是新角色了(但是很遗憾第二部是梦醒)不过主角的幼驯染涉及的画风有点偏搞了,怎么说呢,就像恐怖电影里出现了高达,徒手将横梁直接扔向三层多的高楼并贯穿墙壁,不过幼驯染的剧情存在一个坑就是家里埋着的尸体为什么除了浮木还有一个(第二部里被人找出后没有深入)

  • 剧情上,在少数的人中来回反转突出一个大家都是深黑残病娇,只有学姐表示像个正常人。然而在结局中貌似存在一位在幕后黑手的布局里操作的另一个人的身影。(不过沟槽的第二部还是梦醒)
  • 然后对于学姐而言,作为两个结局之一的官配(很难理解另一条线男主tm八天学会tmd心脏手术救下他妹),要说明的是本身藏有姐姐方面的人格不过这个人格不过后来跟姐姐的亡魂结合了就能梳理清楚了。

不过有一说一剧情硬扯科学有点蛋疼,而且沟槽的c大你信佛的吗我tmd不如地狱谁入地狱,目前玩过的两个系列突出一个即使你背刺我,即使妹妹危在旦夕有人允诺你五命换一小时(虽然这个我觉得确实很明显是个坑不过前者带来的蛋疼更大一点),只要我当圣母,就是好结局,nmlgbydQ-bit相处好久的学姐整的好像真女主一样的最后顺从校规背刺我,结果学姐也被背刺了,然后你tmd还得放弃临死前做掉她选择原谅她然后机械降神

悬疑过关剧情合理,总结下来,不过我还是得吐槽一句,男主抖m女装的设定,后者被c大念念不忘第二作性转第三作直接百合

总之前两部涉及,丧尸,人造人,超能力,木偶父母,屠城,医学奇迹,幽灵等多个现实的,而且他tm甚至给你详细注解各种行为怎么操作的,不是特别科学的讲述了生命守恒定律(不是哥们,一飞机的人给小学生男主续命才到高中就不够拉,想让一个死人正常的活下去还得屠城,你这回扣吃的挺多的)。不过总感觉这两部对男主小时候的设定有点奇怪,很难想象一个被强行续命的小学生后面会遇到幼驯染的妹妹涂涂了父母然后被幼驯染打断四肢拉去一起催眠覆盖记忆成兄妹了。

第三部讲的是第二部一个老兵的彩蛋埋下的剧情(没错二战时期的前世……感觉写的一坨)不过果然还是接受不了悲剧,总结起来就是不要瞎几把博爱众人,该爆爆,该说清楚给他一巴掌也要说清楚,不然会变的不幸(bushi),男主前……前世博爱了邪神导致第三部大家一起爆了,男主前世和现在博爱大家导致哥几个都沾点病娇在身上的。


四、《纯白交响曲》

love is pure white

《纯白交响曲》是一部有些年头了的废萌。虽然不都是全线通关,笔者psp版、pc版和高清重置,算来已是三刷,算是玩的次数最多的了。

纯白的故事,玩家给出最普遍的评价是“白开水”。以那个时期喜闻乐见的女校合并题材为背景,又无任何奇幻的元素(刨去吉祥物来看的话),用平淡朴实的笔调以时间顺序叙述日常生活,确实算是一杯普通的白开水。我倒是觉得这杯白开水暗流涌动。首先是有着独特节奏的樱乃和安洁,这样的角色哪怕放到现在来看也是独特而新颖的,只是没有把故事写的格外热闹才显得故事平淡(说白了就是荤段子少了)。其次是每条线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遗憾,让整作的真实感更上一个层次。纯白戳中了我奇怪的泪点,初见和三刷都哭的稀里哗啦的,也是不喜欢被刀的我总不愿意点开来玩的原因。对于我来说,纯白是一杯掺入盐分的糖水,平日里我肯定是更愿意去玩其他废萌的。

初见纯白,正是充满幻想与希望的年龄。初动的男性本能让我立志成为日系亚萨西男主,希望能够受欢迎。纯白的主人公瓜生新吾是察言观色、温柔待人的典范,顺势成为我当时学习的目标。张扬与自信随着时间消磨,泪水为虚拟流尽后更漠视现实。二刷时我依然记得想要变得温柔,不过愿望从纯粹的希望变得温柔,到掺杂了希望被温柔对待的欲望。被温柔的人吸引,然后挫败,然后进一步沉溺虚拟。听说高清重置的消息时,我是充满期待的。下载完打开后,我倒是犹豫了——现在想来,这不仅是揭开了那故事里的遗憾带来的伤疤,也掸出记忆深处的尘。那尘埃,正是更年少时的梦的碎渣。以前憧憬着,希望与人在爱的纯白画布上落下我们的颜色;现在确实love is pure white了,只不过这个白是空白。嘛,也不全是空的,里面装的是些其他人的故事。

我还挺赞成Galgame里“girl and love”的观点的。以前看过梗图——国内最早的一批老二次元步入中年之后在沉寂多年的车万群里聊天,想来现在的gal群以后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要不过度沉溺虚拟的事物,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girl and love吧?若是带上那时的经验、记忆、情感再去看以前玩过的gal,又会是什么反应呢?


五、《樱之刻》

先说结论

樱之刻是一部完成度蛮高的续作。它具有出色(有几首吵死了)的音乐,还算丰富的人设(除了女学生),一直抓在手里的主旨,虽说比不上前作、但也算是精彩的剧情展开的设计。玩的时候虽然有些地方还是很想c过去(比如futa自改不掉的不管怎么样都想掺一脚的荤段子和一些过于反常识的哲学讨论),而且很多线的一些描写感到牵强,很难不去想肯定会有更好的处理,但他确实没有樱之诗那样的无聊到令人绝望的前两章,每一章都还算可以,有的章节格外精彩,赚到我眼泪了。但他首先确实还是一部续作,樱之诗、樱之刻加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绕开樱之诗去谈樱之刻我觉得是很难得。

  • 不过樱之诗樱之刻确实是非常值得一玩的扶她自作品。扶她自所想传达的,通过围绕在快乐王子(艺术界的魅魔父子)身边的故事,通过天才与天才身边的凡人与才人追逐艺术的故事,确实是好好的表达出来了。虽然玩扶她自的作品真的很像屎里淘金。。。但是在当无聊的日常(他真的很不会写日常和恋爱)之后,所有的细节在你面前展开,所有的伏笔在这里被回收,配合着可能是故弄玄虚但是真的看上去很高雅很帅气的作品,配合着松本文纪无敌的音乐、声优富有感染力的演绎、与自哥哥耍起帅来真的会很帅的台词,那一瞬间,无论是对于天才的追求,无论是对于凡人的努力,你真的能和里面的角色一样感同身受。而且相对来说这一部的金子相对最亮,屎相对最少吧。。。。玩过素晴日的自不必说,没玩过自哥哥作品的也很推荐从这一部开始。

具体来讲的话,作为一个回收伏笔的作品,樱之刻并没能实现同样回收伏笔的大逆转裁判2那样的成功(虽然这一部因为太用力留给2了显得1很无聊)。樱之诗玩完之后会给人带来一种很强烈的意犹未尽,很明显故事没讲完,但是樱之刻玩完了,就算有怎么样的情怀加成,给人的感觉也只是 啊 原来是这样,而已。他更多的给人的感觉是对樱之诗发生的故事的一个 背景的补足 与 故事发生之后的男男女女们。只能说,玩过诗,去玩刻肯定不会遗憾。

额 大致给个分数的话

  • 音乐 8/10 (其实玩完了缺少前部的能特别抓我耳朵的,啊我说的就是zypressen,而且有几个特别吵,但是还可以)
  • 人设 7/10
  • 声优 6/10 (。。。夏和小福圆美里坠落之日,女学生也很吵)
  • 剧本 9/10 (如果没有荤段子的话。。。这一部同样有上一部类似的设计,我觉得反正表现挺好的,埋下伏笔,但又一步步展开,最后高潮的感觉确实很带劲)(没有樱之诗我最喜欢的小剧场。。。)

好想有一个没有玩过樱之诗的脑子。。。。


六、《ever17》

一部全年龄向悬疑作品,一部没玩完就等于没玩的作品。游玩该作品建议严格按照攻略顺序进行选项,以获得最佳游戏体验。

作品核心诡计为叙述性诡计,是一种推理小说常用手法。在小说中体现为作者通过文字技巧或文章结构来刻意的对读者进行隐瞒或误导,在此基础上编织一个在被误导的读者眼里是绝对不可能有解的谜题,而在作品最后揭露诡计。只需一句话来纠正对读者的误导,所有看似无解的谜题将会自动溶解。其本质上是一种用真话骗人的文字把戏,而以此为核心诡计的作品最大目的是要在结尾进行反转来震撼读者。由于叙诡一般是对整个推理思路的根基进行概念上的反转,旨在推翻读者所有猜想,所以一般会对读者造成较大的震撼。

然而叙诡作品的评价一般两极分化严重,是因为他有一个严重缺陷,那就是这种诡计与剧中故事的割裂。由于叙诡是文字上针对剧外读者的欺骗,就导致它对剧中故事来说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就需要作者对诡计进行合理化,让他成为故事不可缺少的一环,否则就会出现有没有叙诡故事都说得通的情况,也就是强行叙诡。这种作品往往会令读者觉得自己是无意义的被骗,从而产生对作者的攻击性。

而ever17通过Meta要素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将叙诡不留痕迹地嵌在了故事中,显得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而对于Meta要素的处理,ever17也做到了几乎完美,他并没有把Meta要素摆在你面前炫耀,生怕你没发现我们游戏是打破第四面墙了的,而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留白,留给玩家自己去解释,这样既让故事变的合理,又没有引起玩家的反感,还能加强代入感,可以说他为了把你骗的心服口服而费尽了心机。

而为了服务于诡计,其本身作为galgame的特性也被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ever17的诡计呈现方式必须是galgame,别的任何一种形式都将无法完整再现ever17诡计,而这个诡计同样也展现出了galgame的上限,这导致它也成为了最能让我理解galgame这个框架厉害之处的游戏,能将科幻,叙述性诡计,Meta元素,galgame融合到如此地步,也就只有ever17了,很难想象这居然是一部02年的作品。

可以说,ever17把与诡计有关的一切都做到了完美。

需要注意,叙诡是非常害怕剧透的,知道了真相再去看故事就会索然无味。而叙诡的剧透往往只需要一句话来纠正读者的误解即可,只一句话摧毁核心,就可以让外面所有华丽的包装瞬间破碎。ever17更是如此,所以游玩过程中一定要极力避免被剧透。而仅仅是透露了诡计是叙诡,也是对叙诡的一种较强的剧透,因为读者会因此去集中注意力观察字里行间,隐藏的不好的诡计可能直接因此败露,而就算没被发现也会因为读者在结尾早有心理准备而导致震撼感大打折扣。但我可以放心的告诉你ever17是叙诡,因为我相信即便你早有准备,依然会在诡计揭露那一刹那被震撼到惊为天人

但诡计如此完美的游戏依旧存在一个令人惋惜的致命缺陷,那就是铺垫过于冗长。前百分之八十剧情全都是大量日常而只掺杂了极少数伏笔,虽然每次抛出线索的悬疑部分都非常紧张刺激,而且有很大的思考空间,但马上又会被大量日常淹没,令人昏昏欲睡而难以坚持,对于对日常无感的人来说是很坐牢的游戏体验。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玩家能够坚持下去,因为被诡计震撼后,我保证你会认为30h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总之,这毫无疑问是一生只有一次的诡计,每每回忆起这款游戏,我都会感叹要是能失忆了再来一次该多好。
希望你能喜欢。


七、《乌有乡》

钟表社最佳作品,在我心目中是强于euphoria的存在,猎奇程度也不算很高(同是钟表社的妖蛆之饵,把我恶心的不行)。
本作属于日式民俗类拔作,剧本还算优良,大致是男主作为外来的普通人进入落后的迷信小村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环境不完全可知的氛围感很是加分,不过其中的诸多伏笔内幕不是我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还需要各位在游戏中自行寻找。
本作和同样是浅生咏主笔的euphoria存在一样的问题,剧情前后割裂感有些严重,后期能看到很明显的打补丁痕迹,但本作在这一点上比euphoria还是好多了,至少能让玩家感觉出前后玩的是同一款游戏。

本作与那些虎头蛇尾、空有大世界观框架的作品不同,在大后期浅生咏的笔风毫无征兆地笔走龙蛇般翻飞了,非常淋漓尽致,给玩家带来的信息密度也极大,那种历史真相一股脑涌出的感觉还是比较畅快的。
本作不宜剧透,因为剧透会使本作精彩程度打骨折,对猎奇有一定接受能力的可以去试一下。


八、Chaos:Child

浅谈Chaos:Child:于混沌之中的救赎与重生

在正式开始吐槽之前,先讲一下混沌之子(Chaos;Child, 下文简称cc)的概况。混沌之子是5pb.开发的游戏,为MAGES所开发的“科学ADV” 系列的第四款作品,并于2015年发售。该作虽然是《混沌之脑》的正统续作,但就算不打前作对本作的体验影响也不是很大。绝大部分的设定、专有名词都会通过游戏中的Tips进行解释。

cc的全流程大约40h+,如果只通共同线+真结局大概25h。而cc的真结局需要解锁其它个人线结局才能进入,但考虑到个人线和真结局差异不小,笔者建议打打乃乃线就行了。

cc不是一款大部分人玩了都会觉得舒畅或者感到某些“积极向上”的情感的游戏。有人玩过这款游戏后感到憋屈或者愤怒,有人觉得痛苦,有人觉得空虚无奈;但也有人觉得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不可否认的是,它也被不少人认为是“脱宅作”。可见其在玩家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诚然,cc兼具高超的叙述技巧和深刻的主题,但笔者在游玩cc之前吃了剧透,已经知道了答案,所以对此的情感体验并不算强烈。但即便如此,cc依旧带给了笔者强烈的震撼。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不会从cc的叙事诡计、叙述技巧和剧情逻辑等角度出发,因为笔者认为即便不谈这些,cc也依旧是有价值的且值得一玩

谈到cc,首先要谈的是就是本作的男主角宫代拓留。本作的男主角宫代拓留可谓是很经典的宅男——沉迷于在互联网追逐情报,中二狂气,自视清高,不肯与人群为伍,却又想要尝试融入人群,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明明是个社恐死宅还嘴硬地说自己是现充——这种自负与自卑并存的拧巴和矛盾感在宫代拓留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其cv还是松岗。总而言之,本作对宫代拓留的塑造生动形象,极具现实感,这不仅增强了代入感,甚至有时候也让屏幕前的玩家感到汗流浃背,当然,更与后续男主角的成长与自我救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有了这样的一个男主的情况下,还为男主周边的人际关系设置一套经典配置,一个青梅竹马,一个基友,同社团下的三无白毛妹,没有血缘关系,但温柔爱操心的姐姐。不难看出,本作融入了相当多的宅文化要素,这也令笔者产生了相当程度上的亲近感。笔者在游玩过程中不止一次地感慨,本作真的是把宫代拓留写活了。
在美少女要素的加持下,又结合科学adv的前几作(除了超自然九人组),尽管cc是以猎奇杀人案开局,但是不难想象,最后的结局一定是男主经历无数苦难后最终与某个女主角在一起的happy ending吧(笑)。可惜cc并不是一个充满美好幻想的王道热血故事。

Chaos World

在cc的开场动画中,便有这样一句台词“Welcome to Chaos World"。这个chaos world在游戏中意象笔者暂且不表。但从本作对社交网络的描绘中便可以窥见所谓Chaos World究竟是什么——由网络空间中人们的言论以及行为,又借由互联网本身”放大“而成的虚拟世界
本作不止一次地去描绘互联网上的人群。譬如每次事件结束后,都会有一段时间,让你翻看网上的种种对事件的评论。面对诡异而怪诞的猎奇杀人事件,人们展现出来的却不是恐惧,而是某种欣快与狂热——仿佛小孩子发现了新玩具一样,以及在这背后的极端冷漠——这是与我无关的事件,所以怎样说都可以。同时本作也会通过男主角宫代拓留的视角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这种人群的狂热。现代消费主义社会造就了人们的自私与利己,粉碎了人与人的关系,将其降为人与物,甚至是物与物的关系。而互联网这加速了这一进程——庞大的信息量冲淡了人们的感受,使人们或多或少的失去了与他人的共情能力。宫代拓留,或者说以他为代表的广大宅宅们,都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呐喊着,却从未真正走出过房间,他们沉溺于情报带来的满足,并依托此构筑了出了妄想的乌托邦

此外,也有不少作品对这样一种现状进行描绘。譬如说《主播女孩重度依赖》,就以虚拟主播为切入点,描绘了互联网上的个人崇拜以及宗教式的狂热。面对信息社会,cc引用了情强和情弱的概念去区分互联网上的人们,并试图对那些所谓的“情报强者”进行批判。

情强和情弱

所谓情强,就是指“情报强者“,可以指那些能够搜集和分析情报,掌握信息并做出应对之人。而与之相对的便是”情报弱者“。举个例子的话,那些在互联网能够搜罗各种各样的媒体资源(比如电影或者动画)的人便是情报强者,而所谓”伸手党”便是情报弱者。cc想要讲述的,不在于通过区分情强和情弱来建立一种鄙视链,或者是号召我们要积极成为情强——尽管现代社会中信息差对决策影响重大,而是要对此概念做出讽刺与颠覆。我们的男主宫代拓留自称”情报强者“,瞧不起所谓的”情报弱者“,但到最后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是”情弱“,就连最亲近的青梅竹马的事情都不了解。笔者认为梅原英司据此想要表达的是,终日沉迷在互联网上搜罗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信息,却毫不关心自己身边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情报弱者”。

妄想与现实,逃避与面对

破开妄想,直面现实——这毫无疑问是cc的主题。但在具有“妄想能够成为现实”的能力这样的设定基础之上,cc并没有去详细讨论何为妄想,以及妄想带给人了什么。cc讲述的是,人们如何面对妄想,如何在妄想破碎的现实后,还能竭尽全力活下去。在cc中,有种满溢的无力感在里面——主角们尽管有着能力,却不能凭借能力拯救自己。这种无力感几乎贯穿作品始终:逝去的人无可挽回,犯下的错也不能一笔勾销。我们永远也无法逃离过去的影子。主角们并非像神话勇者那样一路披荆斩棘,英勇无双,最后打倒魔王。他们的每一步都无比艰难,他们面对的环境并不理想——他们是如此的普通,甚至于说是平庸,可他们寻求救赎的心是无比炽烈,也正因如此,他们的每个选择都是如此珍贵。笔者非常能和cc中的这种无力感,或者我更愿意称之为“现实感”产生共鸣。比起一个“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总能克服”然后最终合家欢的故事,笔者更愿意去欣赏“竭尽全力地在充满无力感的现实中战斗,尽管最终没有胜利,却仍然留下了某些宝贵的事物”的故事。笔者坚信,幸福不是持续无脑地傻笑,而是能够坦然接纳自己所受的痛苦;成功并非强行达成理想,而是在过程的有限性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以及自身对历史的中介。

”混沌之子“与尾上世莉架

(剧透预警)
在本作中,混沌之子的指代有两个:一个是在涉谷地震后患上混沌之子症候群的青少年们,另一个则是尾上世莉架——在混沌之中,于妄想之中诞生的“人”。尾上世莉架和宫代拓留之间的关系是暧昧、复杂却又如此深刻。尾上世莉架既是宫代拓留的青梅竹马——和他同辈的,能够从同龄人的角度基于其认可的存在,而其诞生又离不开拓留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父母”的角色(尽管这一角色实际上是由乃乃承担),而作为拓留的造物,她却也相当于拓留的孩子。而两者的分离,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孩子与父母的分离。只有当孩子与父母完成分离后,其人格的独立性才会开始形成,才会开始“社会化”,最终真正地成长为”大人“。在这之后,尾上世莉架获得了全新的人生,她不再是Imaginary Friend,不再是谁人的工具,而是真正的人。而从宫代拓留的角度上说,这种分离也象征着他彻底摆脱了”母性敌托邦“,不再需要谁作为承载其虚荣心的客体,同时承担了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拯救他人,真正地从男孩成长为了男人,从少年成长为了“父亲”。于是,那个曾在时时刻刻支持着少年,为其完成愿望的少女踏上了自己的路,创造了少女的少年为了能让少女走下去,选择了赎罪。至此,尾上世莉架和宫代拓留完成了相互的救赎。或者更准确地说,在那之前是宫代拓留的自我救赎,因为在尾上世莉架被赋予全新的人生之前,两者本是一体的。

也正如游戏结尾所说:
”我们会在毫无交汇的道路上走下去,就这样,一起过完彼此的人生。”

结语

笔者在玩完cc后,无数次地感受到了一种惆怅。为此,又在这之后一次又一次地游玩了cc的真结局,最终的感慨是不能增添一笔。正如其标题Silent Sky End一样,留给笔者的,只有长久的寂静



声明:Hello World|版权所有,违者必究|如未注明,均为原创|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世伊Gal推荐~~


这是我们的